
從“謀一域”到“謀全局” 找準關鍵激發生態環保新活力
有煤就會有矸石,作為煤炭生產的衍生物,矸石會對大氣、水源、土壤產生污染,這是所有煤炭企業的老大難問題。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,讓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“握手言和”?
該公司自成立以來,始終堅持綠色低碳發展觀,向生態要效益,向生態要發展,全力推進生態保護修復,把矸石“放回”礦山的“肚子”里封存,讓矸石充填賦予綠色開采新動能。
幾年前,“矸石充填”對該公司而言,還是一個未知領域。隨著一、二號煤礦全面轉入生產型礦井,面對達產后每年100余萬噸的矸石量,矸石處置的需求日趨強烈,這就需要從全局角度思考如何提高生態環保新動能。
思想上率先破冰,行動上才能突圍。該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楊征帶頭開展對標學習,多次組織設計方案研討,于2021年7月正式啟動《采空區煤矸石充填和地質環境綜合治理技術方案》編制,著眼打造全域多要素、立體化的生態“大格局”,成為該公司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,推動企業加快轉型發展賽道上奮力奔跑的代名詞。
近一年的探索和研究,該公司先后聯合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、自然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、西安科技大學等多家企業及科研單位,提出了矸石采空區注漿充填的思路,2021年10月設立了《采空區地表沉陷治理技術研究與應用》這一科研項目,并順利通過陜煤集團立項評審,開始踏上建設全國規模最大、處置能力最大的矸石充填系統的道路。
2022年5月,總體技術方案確定后,項目正式開工建設,吹響了改善礦區生態與生活環境,解決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矛盾,助力實現“雙碳”目標,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響亮號角。
從“精準施策”到“落地生根” 瞄準前沿賦予綠色發展新動能
矸石充填是實現綠色高效開采的“利器”,項目早日建成便能早日投入使用,為此該公司提出了保證矸石充填系統施工的具體方案。
施工過程中,該公司緊盯時間節點,搶抓有利時期,倒排工期,加快施工進度,定期組織召開項目建設推進會,圍繞人員和設備投入、現場作業安全保障等問題進行協商。成立矸石充填系統建設小組,統籌兼顧,負責協調施工組織、提供技術支撐、破解施工難題、保證工程安全質量,助力項目建設高質量完成。
一步一個臺階,一步一個腳步,半年多的時間,從零到有,該公司在摸索中前行,在奮斗中進取,矸石充填工期提前1個月完成,期間不斷改進設計方案,加快項目建設。
在該公司各項資源全面保障情況下,篩分破碎車間、成品矸石倉、充填泵站等土建工程順利完工,同時鋪設了矸石漿運輸管道,完成了兩組叢式注漿鉆孔施工,經過聯合調試,各項功能均滿足項目設計要求,年處理煤矸石量達到200萬噸的充填系統正式投入運行。
為保障與井下采空區銜接相匹配,該公司積極探索尋求高效注漿工藝,不斷升級改進現有注漿系統,最終大幅度提升了單日注漿量,取得了注漿300m³/h提升至350m³/h的重大突破!
“隨著矸石充填項目的成功應用,地面洗選出的矸石得到就地處置,創建了地面不新增矸石的工程范例,減輕了采空區地表沉陷帶來的生態環境影響,為礦區環境生態化、開采方式科學化、資源利用高效化注入新動能。”楊征介紹道。
從“循規蹈矩”到“向前一步” 重點跨越引領矸石充填技術新發展
矸石倉中的矸石緩緩地通過輸矸皮帶進入篩分破碎車間,兩級破碎后篩選破碎合格的矸石顆粒進入矸石緩沖倉,通過一定比例加水制成特定濃度的漿液,經工業充填泵加壓后,順著長距離充填管路輸送至采空區地表鉆孔……走進該公司矸石充填站,抬眼望去便是整齊劃一、排列有序的智能矸石充填成套系統。
抓創新就是抓發展,謀創新就是謀未來。面對采空區地下空間分布特征不明確、矸石漿長距離管道運輸、采空區“三帶”叢式鉆孔施工工藝不成熟等難題,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借鑒,該公司便集中力量在綠色“卡脖子”技術難題上進行攻關,加快技術創新成果轉化。
矸石集中制漿輸送至采空區地表充填鉆孔距離長達7.8公里,是國內目前最長的矸石漿運輸管道,一旦管道堵塞,輕則延誤充填進度,重則導致管道報廢,針對這種情況,公司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積極探討技術創新路徑,運用多相流數值模擬技術,構建了最優管道運輸關鍵參數,從而攻克了矸石漿長距離管道運輸難題,同時采用智能回溯+AI識別,對長距離充填管道進行實時監測,對堵管隱患及時進行安全閉環。
“我們通過自主探索,結合流變模型和管道阻力模型,設定了模型邊界,模擬了7.8公里管道運輸過程,明確了管道出口壓差、阻力分布以及粒徑體積分布等關鍵參數,實現單組叢式充填井充填量7萬噸。”該公司黨委副書記、總經理薛曉強介紹道。
該公司不斷在原有基礎上探索,充分結合智能化礦井建設優勢,按照“保障安全、先進實用、經濟可靠”的原則,建成了智能一體化充填系統,實現了注漿系統的高效泵送、智能運維、智慧管理,確保系統的高度集成、總體優化、安全可靠。
智能化矸石充填系統的成功投運,為矸石處置開辟了新思路,提供了新方法,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充填效率,形成了獨具礦井特色的智能化高效充填模式,為榆神礦區保水采煤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。
綠色礦山建設沒有休止符,小保當礦業公司將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,既謀劃長遠,又干在當下,以生態優先推進綠色發展,創造綠色低碳發展增長模式,為陜煤集團創建世界一流企業作出應有的貢獻。(謝曉玉)